文柳川,男,1954年生于洛阳偃师,自幼习画,后深造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师从刘文西、陈光健、陈忠志、张之光等,曾与著名画家杜滋龄、马国强、张江舟、王颖生等赴南斯拉夫、俄罗斯、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举办联展和个展。
近年来美术作品《三月的风》等4幅作品参加中国首届国画家学术邀请展;《山里娃》获欢庆十六大中国西部大地情中国画大展优秀奖;《清风》获河南省2003书画名家作品交流展金奖;《听雨图》2005年参加全国会员优秀作品展;《雨声》2006年参加全国画院系统优秀作品展。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河南省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原主任,河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洛阳美术馆理事会理事长,洛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博艺人物,从玄奘故里偃师走来,到千年帝都洛阳挥毫弄墨;从青少年活动中心,到主政洛阳画院、任职洛阳美术馆馆长,他的作品屡屡入选全国美展及各类展赛并频频获奖,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劳动模范等等,他就是我们本期的特邀嘉宾文柳川。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河南省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原主任,河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洛阳美术馆理事会理事长,洛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文柳川老师接受中国文化艺术网的专访
博艺:文主席您好,我们知道作为洛阳文艺界的领军人物,您又有繁顼的公职系于一身,无论是在文化发展方面,还是在社会发展推动方面,您是怎样把两者运斤成风,应付自如的呢?
文柳川:能把这个爱好变为职业应该讲我很幸运,因为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画画,十六七岁就以绘画特长的名义招到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由美术班的一个小小的班长到后来担任文化馆馆长,一直到现在到画院作为院长,多少年以来一直没有脱离过绘画这个职业,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不但是一个美术创作的践行者,更应该是这个领域优秀的推动者。当然在建设画院跑项目这个过程中,自己付出了很多,白天跑项目晚上搞创作,其实这段时间虽然忙了点,但是那段时间感觉是最踏实也是最满足的一段。画院是2014年十月竣工,更赶上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就是建成的当年,应该是04年年底,文化部在洛阳美术馆召开了全国画院系统创作工作座谈会,包括港澳台画院的院长,还有各省的画院院长都集中在我们的洛阳美术馆。同时在这个会议的中间又举办了全国画院系统美术作品展,在这个展览上我也有一幅作品获得优秀奖,当时虽然没有我登台讲话的机会,是一个默默无闻在后面给大家服务的,按我的话说是地主吧,因为这个活动在我们画院召开,虽然自己没有露面的机会但是还是异常兴奋,因为那一年或者那一时刻开始是我平生中最兴奋最有成就的一年。
博艺:好的文主席,我们也了解到谢赫六法之一曰“气韵生动”。品读您花鸟画的同时,我们也能听到鸟语、感受到花枝叶摇的动势,作品也是非常充满生气。文主席您能和我们谈谈如何才能在作品中生动、富有生命力吗?
文柳川:做为画家,做为创作,只有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画的中间去,你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有感染力,好的作品能够传承下去实际上也就是一个画家的生命延续。中国花鸟画非常讲究立意,关乎于人的精神世界,不是照抄自然或者说更通俗点去比葫芦画瓢,一个画家要了解万物的精神世界,把万物赋予生命,重视神韵,启迪情感。俗话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就是这个道理。
博艺:文主席据我们了解,您的绘画之路是始于人物,且有有多个作品都获得大奖。但现在几乎看不到您的人物画,您从人物转画花鸟的初衷是什么,当初画人物对您后来作画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文柳川:我小时候学习绘画开始,一直到西安美院三年的学习,基本上都是以人物画创作为主,其实也下过很大的功夫,应该说也取得过一定的小成绩,比如说在河南省人物画展上获过金奖,也在全国大的展示活动中获过优秀奖,其实在那个年代,八十年代初,我认为那是我人物画创作的鼎盛期,各种展览不但是多,但是都特别注重主题性创作,所谓主题性创作实际就是以人物有故事,以人物为主的这样大的创作题材,所以说比较耗时间。有时候画出一张画,也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所以以后自从调到这个画院以后呢,其他方面的杂事比较多,再加上洛阳画院的建设, 更加上自己从小没有童子功,因为我是半路才出去进修,从小自己随意去画画,所以你童子功少了,画速写少了,对人物画的造型能力一直没有解决的很好,全靠写生、硬抄照片,所以说画起来很吃力、很累,所以说干脆就改了,改的原因现在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啥样的题材主题创作统统无所谓,只要是好作品都能参加展览,所以说那些人物画的主题创作在一个画家的心目中没有过去那样重要了,所以就改成最快的、最简单的、老百姓最容易接受的或者说跟洛阳最有关的牡丹画,那就是最大的牡丹花鸟画范畴。
文柳川作品《青荷》
博艺:文主席我们今天现场也感受到了您画笔下的墨荷,而且您现场画出来的画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轻重、浓淡、干湿、虚实的对比之妙,可以说,墨荷画在您的花鸟画中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志性名片。那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对墨荷画的情结吗?
文柳川:中国画表现荷花应该说历史上很悠久,基本上从历史上留下来的资料看,所有有成就的画家都有表现荷花这样的题材流传下来。因为荷花有很多寓意的象征,人们非常喜欢,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一品青莲、君子形象、有品格高尚纯净美好等寓意,因此荷花在我的创作中占的比例应该说比较重,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展示活动中,因为荷花的美丽纯洁,画起来也能让人从中得到愉悦。
博艺:我们都知道在洛阳结合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我们很多画家都与牡丹结缘。那文主席您是怎样看待洛阳牡丹画的现状和未来?如何才能让牡丹画和洛阳牡丹一样真正成为洛阳的一张亮丽名片呢?
文柳川:洛阳是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所以生在洛阳长在洛阳,大家都以牡丹为自豪,洛阳的画家画牡丹当然也顺理成章,洛阳的牡丹画不管从数量质量,还是在人数上,这在全国大家都是公认的,也形成了独具特点的洛阳画风,在全国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我想作为洛阳人也不能固步自封,还有很长的创作道路要走,我想让我们大家一起,能够再接再厉,在牡丹绘画上多出人才,多出作品,进一步达到牡丹画成为古都洛阳的一张亮丽名片。
文柳川作品《风生花自舞》
博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为文艺繁荣发展吹响了集结号,可以说是中国文艺的春天到来。请文主席为我们描绘一下洛阳文艺春天美丽宏图。
文柳川:我想随着国家的繁荣,城市的进步,除了经济发达,更要靠文化的软实力,因为美术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所以对文化进步的推动也起有很大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确实激励着我们每一位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努力创作。洛阳美术馆通过这十年的努力,也基本上成为我们洛阳文明的窗口,艺术的殿堂和教育阵地,下一步,走出去引进来,提高广大市民的欣赏能力,提高广大美术工作者创作水准,肯定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会继续努力工作,为促进洛阳美术事业的大繁荣做出新贡献!
博艺:文主席,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谢谢。
文柳川 荷风莲韵翰墨香
一股清爽的墨香袭人而来,淡雅的香气,把记者带到了一处艺术花园——洛阳美术馆。洛阳美术馆坐落在风光旖旎的洛浦之滨,这里不失为喧嚣闹市中的一方清净之地。文柳川工作室的画案上、墙壁上,满眼都是写意荷花……
眼前的文柳川,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理事,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河南省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原主任,河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河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洛阳美术馆理事会理事长,洛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如此繁顼的公职系于一身,还能在书画天地里游刃有余,没有“太极高手”心神意静的修行是很难为之的。
他是一位馆长,他是一位教授,他是一位画家。作为洛阳美术馆馆长、洛阳画院院长,他为洛阳的文化事业尽心竭力;作为洛阳理工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兼职教授,他为莘莘学子传道授业;作为画家,他的花鸟画塑造浑然和谐的生命整体,追求一种贯穿整体的气质和精神。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喜爱荷花的情结,文人更是钟情于荷花本身高洁素雅的高贵品格。莲的象征意义也因此给中国文人以独特的感悟,宋代的周敦颐有脍炙人口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对荷花的创作,文柳川情有独钟,他钟爱荷情、读懂荷意,用自己的心灵与荷对话。每一次走进荷塘,他都有一种莫名的欢悦,一种久违的欣喜;荷塘中的一切总散发着一种魔力吸引着他;荷的品质、荷的风骨常常打动着他、感染着他,他用饱蘸深情的笔墨描画着荷的镌美,以清新质朴的画面向人们传送着荷的品质。
文柳川以不同的笔法诠释和演绎了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荷花艺术,将荷花的恬静温雅之美发挥到了极致,笔下的荷花,清丽、温婉,表现了出淤泥不染的气质,泼墨荷叶, 笔触苍劲的荷枝与荷花的娇媚形成鲜明的对比,清香远溢,凌波翠盖,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格调,作品表达出一种蓬勃向上的意境。
观赏文柳川的写意荷花,无论是《青荷盖绿水 芙蓉披红鲜》、《好秋》,还是《清风》、《塘趣》,驻足凝思,不忍离去。无论是墨色清新,亦或用笔纵放,都力求表现出荷花之韵、荷花之魂。
品读文柳川的写意荷花你会发现,作者每画一笔,都经过精心推敲,一丝不苟,普通的题材经他之手入画,就能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观觉者去细细的品味,带给观赏者艺术享受。
作品《风清香溢》,田田八九叶,下垂荷茎上,荷茎顶端是荷花开过后的莲蓬,数十条红色金鱼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使本来秋天残荷的画面增添了些许生机和情趣。不是有一首歌这样唱到: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画家托物言志的情感蕴含其中,表达了画家对荷花难以割舍的情结。
南齐谢赫“六法”中提出的“随类赋彩”的观点,确立了中国画的用色观。“ 随类” 与“ 赋彩”客观统一, 互为表里。文柳川笔下的荷花,充分继承了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利用色彩与墨色的对比,冷色与暖色的对比,使色彩的运用恰到好处,按照自己的艺术个性,极尽轻重、浓淡、干湿、虚实对比之妙,把写意荷花的神韵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为文艺界的领军人物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创作方面,还是在社会文化发展推动方面,文柳川都能够运斤成风,应付自如。这样一位执著于中国花鸟画的艺术家,令人钦佩!
只有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画的中间去,你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有感染力,好的作品能够传承下去实际上也就是一个画家的生命延续。赞一个
2015-01-20 IP:221.13.... 来自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