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京,洛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洛阳美术馆馆长、洛阳画院院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品主要入选、获奖: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作品展;首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全国美术作品展;河南省首届山水画艺术展一等奖;河南省中国画首次晋京展精品奖;二OO二年全国中国画展;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河南展区金奖、全国优秀作品奖;第五届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全国第二届中国画展优秀作品奖;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印、中国书法、中国画大展;河南省第十届美术作品展银奖;河南省优秀青年山水画家作品展等。

作品主要出版:河南美术出版社《洛阳道》;河北美术出版社《中国山水画名家·山水画技法分解图典》、《名家山水小品画集》;古吴轩出版社《当代中青年艺术家佳作选·河南卷》、《当代国画名家扇画图典·山水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彩墨牡丹画法》;荣宝斋出版社《张建京·水墨时态中国新水墨发现大系》等。

作品主要发表:《美术》、《美术界》、《国画家》、《东方艺术》、《艺术状态》、《水墨》、《美术大观》、《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刊物。

博艺人物之张建京——用墨彩写出诗情
博艺人物之张建京
文化艺术网 提示:您的Flash Player版本过低,请点此进行播放器升级
博艺人物之张建京——用墨彩写出诗情
你对当下生活的一种思考和了解,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笔墨当随时代,其实这也是从素材上体现了这种时代性和时尚性,相对也是一点创新的感觉。

关注博艺人物,感悟艺术精神。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博艺人物。拥有中美协、中书协双料会员,张建京在书画领域建树颇丰,作品曾入选于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作品展,首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全国美术作等,被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授予首批“河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称号。今天我们就有请到了张建京老师做客本期的博艺人物。 

张建京,洛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洛阳美术馆馆长、洛阳画院院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博艺:张老师,你好!在中西文化交流繁荣的大环境下,中国画中的西画元素或者说是中西融合的一些作品也很受欢迎。您怎么看待这种趋势?

张建京:中西融合一直都贯穿在中国美术史的整个过程,我们最了解的就是在魏晋以后,在唐代,随着佛教进入中国,那么佛教美术也进入中国,所以大家现在了解的敦煌壁画,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是对中国的绘画有一定的影响,从色彩造型等等。在上个世纪初期,就是1900年的时候,对中国从事绘画的人,大家都是很崇尚西方,像徐悲鸿去法国留学,有钱的就去法国,没钱的都去日本,像岭南一些人,还有傅抱石他们,这些画家也是一直影响中国的绘画,一直到现在像徐悲鸿的教学体系,还有傅抱石的绘画方式,还是有影响。中国绘画到当代,当下来说就是在90年以后回归到传统,真正去了解中国的老祖宗,你的东西有多么的好?你的精华在哪里?才真正的去了解。从这以后大家开始去感受中国传统自身的魅力,然后呢相对的也进行了一些西方绘画的融合,这个一直都是在这种融合的状态中体现,要想有一些创新,必须同西方优秀的文化结合,才能使自己本民族的艺术产生更好的魅力和光彩,这也就是中西方融合的一个整体的发展进程。

张建京山水作品.jpg

张建京山水作品

博艺:在您的山水画作品中,能够看出透着文人画气息和书卷气,但似乎是在做着某方面的突破或出新。请张老师谈谈您的观点。

张建京:中国绘画里面,我觉得山水画其实就应该涵盖中国美术发展史,是一个最主要的主线,因为大家来理解中国山水画,你像西方的油画,它不叫山水,它叫风景,只有中国画叫山水,山水两个字是博大精深的一种感觉。中国的哲学思想上来讲,它就是天人合一,对于文人追求的一种激情山林,激情笔墨,它都体现在中国的山水画里面,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一个形式。从中国山水画独立成为自己的一个画科,从魏晋时期一直到现在,这样一个文人清洁的参与,虽然在唐代的时候,它很多还是一个画工的状态,但是到了宋代都基本上是一个院体的风格,大家有一些士人化,像范宽、李成,这些士大夫参与到绘画里面,尤其是宋代以后,像文人画的兴起,中国的这种文人情节就在中国的山水画里边不断的去丰富体现,特别是在元代,因为异族的统治,作为蒙古族来讲,他成为了统治者,中国的文人就逃避于山林,像黄公望、倪瓒、王蒙这些人,他们就是终日以自己的绘画为生,他们本身又是饱读诗书的学者,他自然体现出来的绘画状态就是文人情节的绘画状态,一直延续到明代、清代,一直到现在。

博艺:中国书画能够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正是靠着一代代艺术家们的薪火相传。请问张老师对古人讲的“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怎么理解?

张建京:笔墨当随时代这句话来自于石涛,它带着当时特定历史环境和背景,它追求的当然是这种感觉。作为一个从事绘画的画者来讲,你生活在这个时代,感受到这个时代的一些气息,你不管画什么样的一种状态,从广泛的角度上来讲,一定是笔墨当随时代,它带的就是当代的气息,你画的过于复古,或者是追求一些传统的样式,其实你表现出来已经跟古人大相径庭了。我理解这个笔墨当随时代不是刻意一定要画的很有时代感,或者是体现当下最时尚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没有必要,笔墨当随时代就是自然而然的体现,这是很好的一个方式,我觉得应该是这样。

博艺:张老师,在书画界您是为数不多的中美协、中书协双料会员,应该在书画理论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请对对“书为心画”“画为心声”有怎样的解读呢?

张建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书画同源,书为心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等等,这些都是对中国文人以及中国士大夫阶层的一个了解,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书法就是一个登堂入室必须要具备的能力,那么每一个真正是要做中国书画艺术的,他应该是一体的,所以在你绘画的过程中,应该是以书法用笔,这个自古就是这样,以线造型就是书法用笔,以墨代色就是水墨的效果,所以书法和绘画始终是密不可分的,那么自热就会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这种感觉,所以这样来讲,每一个作为从事中国艺术的就是传统的书画艺术的,应该是自身既要具备书法的能力和素质,又要有中国绘画的能力和素质,这样才能走的长远,才能走出来自己的特点,才能够有更大的内涵,体现出来中国艺术的本真的纯粹性。

张建京书法作品.jpg

张建京书法作品

博艺:在您的绘画作品中,书法除了题款外,还有专门的书法部分,和绘画形成呼应,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请问张老师的创作思路和初衷是什么?

张建京:书画结合,这在我前几年的创作思路里是这样一个概念,就是你画的本身加一些题跋或者常跋,这个是在学习古代的绘画里面我们所看到的,呈现出来的文献资料里边,或者经典画作里边,它就是这样的一种形式感,这种形式感就给大家产生了一个传统的样式。之前我们的绘画过程中追求这样,但是现在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真正的画和书法怎样去结合,而不是说完全通过这种表面的形式去结合,真正的通过你们的绘画里边的你的一根线条,你的一个水墨、一个打点来体现你的书法的根底,而不是说你这个画没画好以后,靠你的书法来达到一个完善,所以现在对于我之前的创作模式,我也有一个思考,有一个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我将会有一些新的实践。 

博艺: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艺术家用手中之笔去表现大自然之美,才有了“江山如画”的感觉和说法。张老师能不能和我们谈一谈为什么会有“江山如画”的美感?

张建京:江山如画其实就是文学家对于自然的一种描述,对于中国画者来说,从事绘画的人来讲,自古就是要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所谓的造化,就是来自于大自然,你像我作为绘画的人来讲,我要画的山水画,首先要依靠一个地貌,这个地貌就是你熟悉的,江山归到你自己的画家的状态来讲,它就是你所生活的很熟悉的一种风光,那么我们作为洛阳的画家,不管是伏牛山,还是我们的邙山,都有很深的感情,所以不能够也像南方一样那种灵秀的小桥流水呀,一种丘陵式的东西,也更不像太行那样群峰壁立的,我们自己画的肯定是带着一种河洛地区画家的一种认识,那么河洛地区其实有着很强的地理风貌,完全也可以叫做江山如画。作为中国的山水画家,可以通过自己的一些学习,一些笔墨的表现来体现我么周边的事物,来歌颂我们祖国山河的壮丽和秀美,这也是作为一个艺术家存在的责任,社会责任或者是自己的一种责任。

博艺:从您近期创作的作品中看到,表现题材有了新的内容,城市中的高楼与道路、园林中缆车与亭阁成为画面的主要元素。请问张老师是在做怎样的尝试,对您今后的创作有何影响?

张建京:因为我是一个现代人嘛,我生活的状态已经与古人大相径庭,古人都是农业式文明嘛,他就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在那样一个农家小院的感觉,我们现在生活可定不能完全的跟古人一样了。虽然我们会躲在画室里,去找古人的一种感觉,但是你走出去之后,依然是钢筋水泥的丛林,然后是环境、雾霾、尾气、汽车、塞车、堵车等等,你不可能没有感触,它一定会对你的内心产生一种触动,我就是想怎么样通过传统的笔墨来表现当下你能看到的,你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所以我就尝试着用一些,现代的一种符号吧,你所说的电线杆、汽车、缆车等等这些,它只是现在的一种符号,通过这种符号的运用,体现在传统绘画上,使大家有一个新鲜的感觉,或者是你对当下生活的一种思考和了解,这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笔墨当随时代,其实这也是从素材上体现了这种时代性和时尚性,相对也是一点创新的感觉。

博艺:谢非常感谢张老师您今天能够接受到我们的采访,真的是让我们受益匪浅,谢谢。

我来说两句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昵 称:

 

 

最新评论
共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暂无相关留言!

Copyright © 2024 orgcc.com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艺术网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orgcc#126.com(#换成@)  -  客服热线:1553852010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豫)B2-20150025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豫网文【2020】5244-333号 豫B2-20150025

登录到会员

微信登录

微博登录

QQ登录

找回密码还没注册过会员帐号?立即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登录会员
返回其他方式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