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分布密集、保存完好的22处世界文化遗产点,不仅能让你沉醉在宋元遗韵风华绝代的故事中,更能让你在历史长河中穿越曼妙的古今,余味悠长。
11月17日,在泉州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陈文丕等陪同下,采风团成员行走在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泉州,关岳庙、西街、文庙、开元寺……一幅深入眼帘,烙印脑海,直抵心灵的人文画卷,在脚下徐徐展开……
神圣关岳庙,民间传说多
千年历史,香火旺盛的关岳庙前,一半烟火,一半香火。
泉州关岳庙,俗称关帝庙,始建于宋代,因主祀关圣帝君,附祀岳王而得名。来到关岳庙前,满眼都是人,门前被围得几乎水泄不通,香炉里插满了香。泉州人大多做生意,这关老爷在泉州人眼里是武财神,所以香火旺盛也是有说法的。关公文化集“忠、义、仁、勇、礼、智、信”于一体,传承了1800余年。洛阳关林是海内外众多关帝庙的“血缘祖庙”,今年8月,“全国五大关庙朝圣之旅”泉州关岳庙文化交流团还曾到访洛阳关林,五大关庙朝圣之旅成为了后世追溯历史、寻根谒祖的聚集地,彰显了新时代关公文化重要意义。
关岳庙本身的建筑艺术也颇有造诣,各类木雕、泥塑和石雕的精美程度令人油然生敬。
烟火西街味,最抚凡人心
穿过香火与烟火,感受西街风情。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早在宋朝,它就已经象征了泉州的繁荣,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一千多年来,这条古街区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依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
涂门街上创意十足的香禅文化馆,门外是拍照打卡,门内是文创产品展示,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
泉州府文庙,千年文教地
泉州府文庙大成殿呈斗拱抬梁式木结构,风格古朴,在全国的文庙建筑中十分罕见。泉州府文庙大成殿内的正厅上方梁上悬挂有清·康熙皇帝御书“万世师表”。
到达时,其主殿大成殿虽正在维修,但是不影响参观。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大成殿是其核心建筑,为全国比较少见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从泉州府文庙走出去的各个领域的精英,广泛参与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参与到对海洋贸易的推动中,对泉州宋元时期海洋贸易的空前繁荣,乃至全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开元寺双塔,日月记兴衰
古树参天映衬下的开元寺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年间为9层木塔。
漫游历史长河,遥望开元寺仁寿塔,浮想联翩。
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开元寺弥漫着雾气腾腾的烟火和梵音,随处可见的婀娜多姿的汉服旅拍小姐姐,给人有些“半城烟火半城仙”的恍惚感觉。在开元寺内,最为瞩目的就是那高高矗立的千年双塔——镇国塔和仁寿塔。历经一千多年的岁月,他们依旧傲然屹立,守护着这一方水土。从底下看,双塔高耸入云,它们俯瞰着院墙内双目紧闭的芸芸众生,也目睹了墙外步行街西街熙来攘往的人头攒动。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逛到一处安静的别院,抬头一看,“弘一法师纪念馆”7个大字就像闪电一样击中了我们。耳边瞬间想起了那首由李叔同填词的歌曲《送别》。弘一大师晚年在闽南弘法达十四年之久,最后圆寂于泉州。纪念馆里展出了李叔同出家前的琴棋书画,也有出家后作为弘一法师的生平事迹……李叔同形象渐渐立体地呈现在眼前,耳边响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开元寺里的双塔,殿堂,藏着多少故事,故事里又有多少哲理。外来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本地的风俗,开元寺有太多东西值得去细细探寻,只有期待下一次走进继续品读。(高均海聂丽周天杰牛林林徐淑丽文/图)
暂无相关评论!